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句话是出自于哪_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什么意思

2023-04-26 17:54:28 来源:互联网

1、意思是:将领远征在外可以相机作战,(胜败乃一瞬间之事,战机不可失。

2、)不必事先请战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战(如再请命,怕是贻误战机)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3、原文:孙子曰:凡用兵之法,将受命于君,合军聚众。

4、圮地无舍,衢地交合,绝地无留,围地则谋,死地则战。

5、涂有所不由,军有所不击,城有所不攻,地有所不争,将在外,军令有所不受。

6、故将通于九变之地利者,知用兵矣;将不通于九变之利者,虽知地形,不能得地之利者矣。

7、治兵不知九变之术,虽知五利,不能得人之用矣。

8、是故智者之虑,必杂于利害。

9、杂于利,而务可信也;杂于害,而患可解也。

10、是故屈诸侯者以害,役诸侯者以业,趋诸侯者以利。

11、故用兵之法,无恃其不来,恃吾有以待也;无恃其不攻,恃吾有所不可攻也。

12、故将有五危:必死,可杀也;必生,可虏也;忿速,可侮也;廉洁,可辱也;爱民,可烦也。

13、凡此五者,将之过也,用兵之灾也。

14、覆军杀将必以五危,不可不察也。

15、白话译文:孙子说:凡是用兵的法则,主将受领国君的命令,征集兵员编成军队,在“圮地”上不要驻止,在“衢地”上应结交诸侯,在“绝地”上不可停留,遇到“围地”要巧出奇谋,陷入“死地”就要殊死奋战。

16、有的道路不宜通过,有的敌军不宜攻击,有的城邑不宜攻占,有的地方不宜争夺,不合乎上述“九变”的,即使是国君的命令,也可以不执行。

17、所以,将帅能通晓九变好处的,就懂得用兵了,将帅不通晓九变好处的,虽然知道地形情况,也不能得地利。

18、指挥军队而不知道各种机变的方法,虽然知道“五利”,也不能充分发挥军队的战斗力。

19、所以,明智的将帅考虑问题,总是兼顾到利和害两个方面。

20、在有利情况下考虑到不利的方面,事情就可以顺利进行;在不利情况下考虑到有利的方面,祸患就可以避免。

21、能使诸侯屈服的,是用诸侯最害怕的事情去威胁它;能役使诸候的,是用危险的事情去困扰它;能使诸侯归附的,是用利益去引诱它。

22、所以用兵的法则,不要寄希望于敌人不来打,而要依靠自己严阵以待,充分准备;不要寄希望于敌人不来进攻,而要依靠自己有使敌人无法攻破的充足力量和办法。

23、将帅有五种致命弱点:有勇无谋,只知死拼,就可能被敌诱杀;临阵畏怯,贪生怕死,就可能被敌俘虏;急躁易怒,一触即跳,就可能受敌凌辱而妄动;廉洁而爱好名声,过于自尊,就可能被敌侮辱而失去理智;溺爱民众,就可能被敌烦扰而陷于被动。

24、这五点是将帅易犯的过失,是用兵的灾害。

25、军队的覆灭、将帅的被杀,都是由于这五种致命弱点造成的,这是做将帅的人不可不充分注意的。

26、此句出自春秋时期·孙武所著的《孙子兵法·九变篇》扩展资料写作背景:孙武辗转到吴国时,适逢公子光政变。

27、公子光即位后,伍子胥听说其才能,向吴王推荐。

28、孙武带着这13篇晋见吴王,获得重用。

29、《汉书·艺文志》记载:“兵权谋家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,图九卷”。

30、八十二篇中的十三篇著于见吴王前;见吴王后又着问答多篇。

31、晚至唐代,流传的孙子兵法共三卷,其中十三篇为上卷,还有中下二卷。

32、注家杜牧认为,曹操将八十二篇孙子兵法删节为十三篇;但其他注家认为十三篇出自孙子本人,不是曹操删节的结果,是由孙武草创,后经其弟子整理成书。

33、作者简介:孙武(约公元前545年—约公元前470年),字长卿,春秋末期齐国乐安(今山东省北部)人。

34、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、政治家,尊称兵圣或孙子(孙武子),又称“兵家至圣”,被誉为“百世兵家之师”、“东方兵学的鼻祖”。

35、孙武大约活动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前五世纪初,由齐至吴,经吴国重臣伍员(伍子胥)举荐,向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兵法十三篇,受到重用为将。

36、他曾率领吴国军队大败楚国军队,占领楚国都城郢城,几近覆亡楚国。

本文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标签:

为您推荐

新闻快讯